“丁天缺的艺术人生,是一段泪水与星光交织一体的‘传奇’;更是历练自强而历久弥新的中国现代美术的‘华彩’。”“这种‘为艺术战’精神气质,犹如血脉胎印,注定他们将学术抱负与艺术责任,与中国民族艺术的振兴命运相连,这种学院品格赋予了第二代独特的艺术生命力……”上海美术学院教授李超在《为天缺公而歌——丁天缺纪念展序言》这样写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3年8月5日,“绘事琐谈”丁天缺纪念展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正式开展,展出著名现代艺术大家丁天缺的油画、水墨作品30余幅;同时设立专门板块,展出了吴大羽、赵无极、张功慤等人的相关作品,并通过书籍、文献的方式梳理了丁天缺的人生履历与师承脉络。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院长杨飞云,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孙建平,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超,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水彩画研究中心秘书长徐明慧,评论家、资深艺术顾问石建邦,势象空间创始人李大钧,798 ICI LABAS艺栈画廊负责人丁韵秋等嘉宾出席开幕现场,对展览进行详细导览并围绕丁天缺先生的生平和艺术成就举行座谈。
开幕式嘉宾合影
开幕导览
开幕式嘉宾座谈
丁天缺是20世纪中国油画史上国立艺专第二代群体之一。师从吴大羽,与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为同窗。丁天缺(1916年-2013年)出生于江苏宜兴,与恩师吴大羽、同学吴冠中是同乡,1935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国美术学院),1951年被当成“反革命”抓去坐牢,历尽坎坷三十年,直到1978、1979年才得以平反,回到中国美院任《美术译丛》编辑。
中国现代绘画的践行者
展览现场,一幅《站着的夹竹桃》作为整个展览的开端,而这是丁天缺人生中最后一幅油画作品:一盆丛簇茂盛的夹竹桃花开正艳,庄重的红色背景映衬之下,灰白色调的花儿相互簇拥,少了几分艳丽娇媚,多了一种质朴的美好和生命力。
2013 站着的夹竹桃 50x35cm
而这似乎正代表着丁天缺先生的人生缩影和艺术态度,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发展中,他以耿直、低调和质朴的人格魅力,始终在油画色彩传达和生命力表达等方面不断实践,探索着中国现代油画的更多可能性。
这件精彩之作拉开了展览序幕,展出丁天缺油画作品近30幅,中国画作品4幅,其中3幅构图简约、笔墨遒劲的兰草题材水墨画首次展出。
幽兰跋陟南山
芳菲菲兮
丁天缺的油画创作涉猎风景、静物、人物等不同题材,以笔触自由肯定、色彩浓重丰富为主要特点,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多重影响。擅于用色彩直接造型,丁天缺的画面中既有同一色彩体系的极度丰沛的色彩空间表达,也有差异巨大对比色构成的画面组合。
静物花卉中的色彩组合,风景绘画中的平和靓丽,人物肖像中的愉悦温婉,这些都以色彩的表现传达给观众最直接的情绪流露,丁天缺一直以自己的艺术实践实验着他所理解的色彩理论,并在创作中融入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生活态度。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院长杨飞云认为,丁天缺的绘画中色彩和用笔的特点凸显了这位现代艺术大家始终保持的一种生命力和力量;这种力量并非是绘画技巧本身能带来的,也并非仅仅在画面本身,而是来自于艺术家的阅历、修养、审美追求,以及艺术家的文化精神和艺术境界。
1990 风 61x40cm
1986 溜冰女教练 63x52cm
展览展出的多件油画作品,呈现出丁天缺在油画中受到西方艺术的深厚影响。一幅风景绘画《风》,从明净透亮的色彩,到笔触的动态规律,有来自印象派现代绘画的精髓;一幅人物肖像《溜冰女教练》,在暖黄、明黄色调的大色块构图中,能看到来自梵高色彩和笔触的生命力;两幅《窗前偶见》则以立体派的创作手法,赋予了日常生活趣事中特殊的演绎和冲突感……而这也正是杭州国立艺专西画系建立之后,所践行的一条将西方绘画带入中国,形成了中国现代绘画的发展之路。
1980 窗前偶见 80x73cm
1998 窗前偶见Ⅱ 92x73cm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水彩画研究中心秘书长徐明慧谈及,在丁天缺的绘画中能看出不同时期不同流派带来的影响:“丁先生是中国现代绘画的重要践行者,从吴大羽先生的承袭,到对西方理论的翻译和他个人的融会贯通,最终浓缩形成了他的艺术面貌。”
以个案回溯整个20世纪油画群体
展览现场专门设置文献展厅,以图片与文献的方式呈现了丁天缺的人生履历。在这一板块,展览以绘画作品、书信往来、出版图、图片、文献等综合资料的立体呈现,梳理了从吴大羽到丁天缺一代,再到后辈的艺术教育之路和师承关系。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在充满学术思辨和引进西方思潮的时代背景中,丁天缺不仅专注于创作实践,还以良好的法文功底从事艺术著作和理论文章翻译,译介了大量有关印象派、立体主义等现代绘画的文字,他翻译的一些有关西方现代绘画的色彩的早期研究,至今仍是研究现代色彩的寥寥无几的精彩译文。
面对西方现代艺术思想,丁天缺敞开包容的怀抱,同时兼顾中国传统文人式修养和传承,他强调书画同源,诗书画合而为一,诗歌是他绘画实践之外的一支直抒胸臆的文人之笔。现场也展出了近年出版的《丁天缺诗词集》。
观展现场
观展现场
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超认为,在学术界谈及20世纪中国油画的发展,是一个群体故事。油画在中国,从引进到开启民族新篇章,从一个画种演变为民族文化样式,20世纪油画艺术家们的贡献不可或缺。第一代油画家以艺术教育为主战场,传承了从西方引进而来的油画,第二代油画家们面对历史转型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面貌。
李超认为,作为第二代油画家之一,丁天缺的发现是一个迟到的发现,如今通过丁天缺这一个案的展览和研究,关联到整个20世纪中国油画群体的故事,他们对中国文化艺术重要话语体系的建构,通过他们的色彩实践,为当下中国文化面向世界,做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历史示范。这是如今再研究丁天缺真正学术价值的所在,这也是本次展览举办的重要意义所在。
观展现场
观展现场
此次展览策划筹备历时2年多,评论家石建邦始终参与其中,他在现场谈道:“2023年是吴大羽先生诞辰120周年,也是丁天缺先生逝世十周年。作为学生一代,丁天缺先生践行了吴大羽先生的艺术理想。同时,丁天缺兼顾绘画、文学、诗词、翻译等多方面的深厚造诣,是一位在西画体系中学贯中西的艺术家,希望通过展览让观众观看到20世纪艺术家们在中西古今文化艺术方面的深厚学养,以及老一辈艺术家融会贯通之后在艺术上呈现的学术理想和独到见解。”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26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15-2022 科技先生网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