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新华社等央媒频频关注福州鲍鱼产业发展。在连江,“80后”雕刻师林贤乐,将鲍鱼壳变成艺术品,同样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林贤乐在鲍鱼壳上雕刻。
(相关资料图)
近日,在琯头镇溪边村的青芝山房内,记者见到了林贤乐。他正坐在屋内一角,专心致志地在鲍鱼壳上雕刻,而在桌子周围,还有五六个鲍鱼壳等待打磨。林贤乐雕刻的鲍鱼壳作品,以佛像、凤凰等元素为主,不仅外观精美,还极具文化内涵。
今年43岁的林贤乐,出生于琯头镇,自幼喜爱绘画,从事石雕创作已有20多年。多年来,他以一件件生动传神的石雕作品,收获业界人士和收藏家的诸多好评。在2016年,他的石雕作品《雨巷》获得中国首饰玉器百花奖金奖。
而在鲍鱼壳上创作,对他来说也是新鲜事。谈及创作初衷,林贤乐说,连江是中国鲍鱼之乡,鲍鱼极具本土特色,用鲍鱼壳制作成文创产品,可以让更多人知道连江、了解连江。
鲍鱼壳雕刻作品。受访者供图
在过去,鲍鱼壳常被渔民当成垃圾丢弃。“鲍鱼壳色泽绚丽多彩,适合制作成饰品、文玩、摆件等,何不变废为宝?”为此,从今年开始,林贤乐尝试在鲍鱼上雕刻。
“雕刻鲍鱼壳和雕刻寿山石有颇多相似的地方,难处都在于要根据不同的形状、色彩、纹理去用心琢磨、细心雕刻,一旦下刀,就没有后悔的机会。”林贤乐说,鲍鱼壳质地较脆,制作时需要高超的技术和极大的耐心,一个精致的鲍鱼壳雕刻作品需要1天至2天才能完成。
“鲍鱼壳雕刻作品全是客户定制的,他们觉得很有创意,适合放在家中当作摆件。”林贤乐告诉记者,有许多客户多次回购鲍鱼壳吊坠,作为个人收藏以及送人礼物。
凭借雕刻方面的才能,不久前,林贤乐获得了连江县高层次人才的表彰。“我将继续研究鲍鱼壳雕刻,根据形状、结构、质地、色彩等寻找更适合的题材,并与寿山石雕相结合,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来宣传家乡。”林贤乐说。
“鲍鱼壳+石雕”,是福州延伸鲍鱼产业链的一个缩影。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像林贤乐一样点“壳”成金:连江“鲍鱼之乡”安凯乡利用鲍鱼壳等材料,建成虎头山房车营地,修建了沿海休闲漫步道“珍鲍路”,实现了“鲍鱼壳+旅游”;鲍鱼加工企业福州日兴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从废弃的鲍鱼壳中提取珍珠粉、中药材,实现了“鲍鱼壳+医药”。(记者 郑瑞洋 通讯员 陈成志/文 连江融媒体供图)
Copyright @ 2015-2022 科技先生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